浙江省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
药剂学(二)试题
课程代码:10111
一、单项选择题(本大题共20小题,每小题2分,共40分)
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,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。错选、多选或未选均无分。
1.一般注射液的pH值应为( )
A.3-8
B.3-10
C.4-9
D.5-10
2.药筛筛孔目数习惯上是指( )
A.每厘米长度上筛孔数目
B.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筛孔数目
C.每英寸长度上筛孔数目
D.每市寸长度上筛孔数目
3.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中,哪一条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同?( )
A.有一定的pH值
B.无热原
C.无菌
D.有渗透压要求
4.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g/ml表示应为多少?( )
A.70%
B.75%
C.80%
D.85%
5.下列有关浸出方法的叙述,哪条是错误的?( )
A.渗漉法适用于新鲜及无组织性药材的浸出
B.浸渍法适用于粘性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的浸出
C.浸渍法不适于需制成较高浓度制剂的药材浸出
D.欲制制剂浓度高低是确定渗漉速度的依据之一
6.下列物质中,对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力的是( )
A.对羟基苯甲酸乙酯
B.苯甲酸钠
C.苯扎溴铵
D.山梨酸
7.热原的主要成分是( )
A.异性蛋白
B.胆固醇
C.脂多糖
D.生物激素
8.根据Stockes定律,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?( )
A.混悬微粒的半径
B.混悬微粒的粒度
C.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
D.混悬微粒的粉碎度
9.已知Span-80的HLB值是4.3,Tween-80的HLB值是15,两者等量混合后的HLB值为( )
A.9.65
B.19.3
C.4.3
D.15
10.制备可溶性颗粒剂时,最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是( )
A.醇提水沉法
B.水提醇沉法
C.石硫醇法
D.低浓度醇渗漉法
11.脂质体所用的囊膜材料是( )
A.磷脂—明胶
B.明胶—胆固醇
C.胆固醇—海藻酸
D.胆固醇—磷脂
12.药物均匀分散或溶解在疏水或亲水的聚合物骨架中,然后分剂量成固定面积大小及一定厚度的药膜,与压敏胶层、背衬层及防粘层复合而得的经皮吸收制剂是( )
A.膜控释型
B.粘胶分散型
C.骨架扩散型
D.微贮库型
13.下面不是缓释、控释制剂特点的是( )
A.对半衰期短的或需要频繁给药的药物,可以减少服药次数,提高病人服药的顺应性
B.使血药浓度平稳,避免峰谷现象,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
C.可以减少用药的总剂量,因此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
D.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,可以灵活调节给药方案
14.关于缓释制剂特点的论述中,错误的是( )
A.处方组成中一般只有缓释药物
B.可减少给药次数
C.可使血药浓度保持平稳
D.不适宜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药物
15.片剂受到振动或经放置后,顶部脱落一层的现象称为( )
A.松片
B.裂片
C.粘冲
D.崩解时间超限
16.现将剂量为0.1克毒性药物的散剂制成10倍散,需加入的赋形剂的量是( )
A.0.1克
B.0.9克
C.1克
D.无法确定
17.以下哪一项不是药典中记载的内容?( )
A.质量标准
B.制备方法
C.炮制
D.功能与主治
18.能滤过除菌的是( )
A.砂滤棒
B.G4垂熔玻璃滤器
C.0.65μm微孔滤膜
D.超滤
19.不属于乳剂不稳定现象的是( )
A.分层
B.絮凝
C.转相
D.分解
20.用羧甲基淀粉钠作片剂的崩解剂,其作用机制主要是( )
A.膨胀作用
B.毛细管作用
C.湿润作用
D.产气作用